梳理了 2020年 3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过程,分析了低油价对全球主要产油国和石 油公司的影响,重点分析了低油价对炼油化工行业的影响,提出了炼油化工行业应对当前低油价的措施 建议。在炼油生产领域,加大炼油向化工转型,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,炼厂多产高牌号清洁油品、特色炼 油产品和化工轻油;在化工生产领域,坚持乙烯裂解原料多元化发展,降低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和大宗产 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加大开发差异化、高端化合成树脂、高性能合成橡胶新产品、新材料;积极介入新能源领域 发展,在氢能、生物燃料以及生物化学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,抢占市场先机;加快炼化领域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,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提升技术的市场价值。关键词:原油价格;低油价;石油公司;炼油化工;新能源;应对措施;科技创新
2020年3-4月,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 OPEC+ “减产联盟”谈判破裂的影响,国际原油价格会出现 断崖式下跌,4月20日WTI原油期货价格收于37.63美元 /桶,出现历史上首次负油价,随后在20-40美元 /桶低位震荡。低油价之下,产油国经 济运行、石油公司业务均遭受重创,处于石油产业 链中游的炼油化工也深受影响。低油价下,石油公 司怎么样应对?低油价对炼油化工行业有哪些影响, 炼化行业怎么样应对?这已成为目前石业和炼 油化工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。
受 2020年 1月 起 始 的 新 冠 疫 情 突 发 公 共 卫生事件 的 影 响,2020年 2—3月 全 球 石 油 市 场低迷,石油消费大幅度地下跌。3月 6日,在奥地 利维也纳 召 开 的 OPEC+部 长 级 会 议 上,由 于 俄罗斯拒绝接受进 一 步 维 持 减 产 的 建 议,导 致 减产协议 谈 判 破 裂,沙 特 阿 拉 伯 随 即 掀 起 “价 格战”,大幅度降低售往欧洲、远东和美国等国外 市场的 原 油 价 格,抢 夺 市 场 份 额。一 夜 之 间, 国际 原 油 价 格 暴 跌,布 伦 特 原 油 最 低 跌 至 21美元 /桶,引发原 油 市 场 和 全 球 股 市 剧 烈 震 荡,10d之 内 美 股 4次 熔 断,对 全 球 经 济 运 行 带来巨大的潜在危机。
4月 10—13 日,沙 特 阿 拉 伯 主 持 召 开 OPEC+紧急视频会议,与会各国最终达成减产 协议,减产分为 3个阶段[1],期限为 2020年 5月 至 2022年4月,其中第 1阶段(2020年 5—6月) 减产最多,每日减产 970万桶,之后2个阶段减产 量逐渐缩小(2020年 7—12月减产 770万桶/d;2021年1月至 2022年 4月减产 580万桶 /d),这 与目前为平衡市场供需至少需要减产 2000万 桶 /d的目标相比,差距甚远,因此并未对原油价 格的提升带来明显效果。4月 20日,WTI5月原 油期货结算价报收 -37.63美元/桶,历史上首次 收于负值,意味着新冠疫情影响下美国炼油商需 求锐减、原油储罐库容严重不足、原油储存成本已经高于生产成本。
进入 5月之后,OPEC+减产协议生效,产油 国在控制产量方面采取行动,同时美国很多石油 公司因低油价导致资金链断裂,被动削减产量或 关闭油井,加之欧美国家开始重启经济活动,需 求预期转好,对油价形成刺激。在这些因素的驱 动下,原 油 价 格 开 始 触 底 反 弹,截 至 6月 3日, WTI原油升至 37美元 /桶,布伦特原油升至接近 40美元 /桶。总体判断,基于 OPEC+减产力度有限,加之新冠疫情影响石油消费,预计 2020年国 际原油价格低位震荡是大概率事件,美国能源信 息署(EIA)预测 2020年二季度布伦特原油平均 价格为 23美元 /桶,下半年提高至30美元 /桶, 2020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 33美元 /桶。
本轮原油价格下跌与 2008年、2014年的油价 下跌原因有所不同,2008年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 导致石油需求下降,属于需求侧的问题;2014年油 价下跌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非 OPEC产量快速增 长导致全球供需形势发生逆转,全球石油供应量过 快增长而消费滞后,属于供给侧的问题。
本轮油价下跌则是需求侧和供应侧双重冲 击的结果,除 了 以 沙 特 阿 拉 伯 和 俄 罗 斯 为 首 的 “减产联盟”产能严重过剩以及沙特阿拉伯单方 面降低油价之外,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各国石 油消费需求迅速下滑、库存暴增、供给严重过剩 是引发油价暴跌的又一主要原因。国际能源署 (IEA)预 计 2020年 一 季 度 全 球 石 油 日 需 求 较 2019年同期下降 249万桶,伴随疫情在全球的蔓 延,4月 全 球 石 油 日 需 求 量 要 比 2019年 减 少 2900万桶,达到 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,预计二 季度需求同比下降 2310万桶,预计 2020年全球 石油需求比 2019年每日减少 930万桶。
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,现代社 会对其高度依赖,因此石油具有商品、政治及金 融等多重属性,石油价格受市场供需、美元走势、 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。从商品属性看, 石油作为世界上最大宗的国际贸易商品,其定价 取决于边际生产成本和供需基本面,从理论上来 说石油价格变化遵循价值规律与市场规则。从 政治属性看,由于石油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,其 地缘政治属性突出,沙特阿拉伯、伊朗、伊拉克、 科威特、阿联酋、委内瑞拉、俄罗斯、利比亚、尼日 利亚等 9个主要产油国拥有全球 80%的石油储 量,中东地区就拥有全球 2/3的剩余探明储量。由于石油产量与出口比较集中,国际石油市场呈 现垄断与半垄断的特点,因此石油作为商品并不 完全遵循市场规则,石油价格受到产油国的控制 或人为操纵,有时甚至背离价值。从石油的金融 属性看,石油是金融投资的重要对象,美元作为 国际石油计价货币,美元汇率和美国的货币政策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石油价格。
对于许多产油国来说,石油是维持其国民收 入与政府预算的主要来源,原油价格下跌意味着 国家财政收入减少,因此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产 油国经济影响很大。大多数产油国的财政预算 对于石油价格不仅要考虑到石油的生产成本(包 括运营成本和完全成本),还要考虑到满足国家 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格水平,即国家成本 (财政盈亏平衡油价)。如果产油国财政盈亏平 衡油价低于国际油价,为保证国民福利支出,政府 就要通过与其他产油国联合减产的方式调整供应 量,使油价能够恢复到盈亏平衡油价之上,同时也 可能通过降低财政支出和增加非石油收入来维持 国家的财政平衡状态。以沙特阿拉伯为例,该国政 治体制为君主专制政体,国家需要承担大量王室成 员开支及社会福利开支,国家财政收入的 90%来 自石油出口,其财政状况与国际原油价格、财政盈 亏平衡油价密切关联,例如 2016年沙特阿拉伯财 政盈亏平衡油价预算为 65.87美元 /桶,但 2016年 国际原油年平均价格仅 40美元 /桶,致使其财政收 入只有 1384.2亿美元,产生 832.1亿美元的赤字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数据[4],沙特阿拉伯 和俄 罗 斯 的 财 政 盈 亏 平 衡 油 价 预 算 分 别 为 84,42美元 /桶[5];科威特、伊拉克、阿联酋等中东 主要产油国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预算在 50~70美 元 /桶。总之,由于产油国对石油收入的高度依赖 性,低油价对于其保障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 展是十分不利的,也是不可持续的。
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使得石油生产商经济效 益受损,石油公司一般会采取削减上游投资、压 缩运营成本、优化资产管理、剥离非核心资产、停 止股票回购甚至降薪裁员等措施,降低油价下降 带来的经济损失。同时,重视下游业务,发挥炼 化一体化优势,利用炼化业务盈利缓解低油价对 上游和公司整体业绩的冲击;此外各公司也都会 保持较为稳定的研发投入,以保证其科技创新水 平和核心竞争力。此次低油价突袭,全球石油公 司纷纷开始行动,重新调整 2020年经营计划,大 幅削减 2020年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[6]。壳牌 石油公司拟将 2020年的资本支出削减至少 50亿 美元,并暂停下一轮股票回购计划;道达尔公司 已将资本支出削减 33亿美元,其中有 25亿美元 ·224· 石 化 技 术 与 应 用 第 38卷来自勘探和生产,3亿美元来自天然气、可再生能 源和电力,3亿美元来自炼油和化工,2亿美元来 自市 场 和 服 务 部 门;埃 克 森 美 孚 公 司 拟 削 减 10% ~20%的资本支出,特别是减少页岩油开发 领域的支出;BP公司将削减 20%的资本支出,但 将继续推进转型为绿色能源生产商的计划;雪佛 龙公司决定将 2020年资本支出计划削减 40亿美 元,其中,上游非常规能源及勘探业务支出减少 32亿美元,下游化工业务支出减少 8亿美元;康 菲石油公司计划将 2020年的资本支出削减 7亿 美元。除了削减投资外,石油公司还通过降低原 油产量甚至关闭部分油井、停止新项目、业务兼 并重组以及降低薪酬、裁减人员等措施应对低油 价冲击。
作为引发此次石油“价格战”的沙特阿拉伯 也难独善其身,计划大幅削减“2030愿景”经济转 型战略实施预算。“2030愿景”由王储萨勒曼在 2016年推出,旨在摆脱 沙 特 阿 拉 伯 对 石 油 的 依 赖,实现经济多元化并吸引外资,将其非石油收 入占沙特阿拉伯政府收入的比重由当前的 10% 提高至 2030年的 70%。随着油价暴跌,沙特阿 拉伯经济受到强烈冲击,其财政部已开始对该计 划进行 重 新 评 估,拟 将 “2030愿 景 ”预 算 削 减 20%[7]。全球最赚钱的公司———沙特阿美 石 油 公司为扩大市场占有率,利用其位于全球主要炼油 厂附 近 的 储 油 库 来 加 快 储 存 原 油,并 计 划 从 2020年5月开始每天出货超过 1000万桶。
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石 油 消 费 国,2019年 原 油 对 外 依 存 度 上 升 到 70.8%,进口原油5.1亿 t。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 口国,国际原油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扩大原油进 口、增加战略储备,但原油价格过低也对国内石 油公司上游业务运营产生严重影响,这是由于我 国境内石油藏量深、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,与中 东产油国相比开采成本较高,当国际油价过低时 上游开采业务处境艰难、效益受损,因此,无论对 国际石油公司还是国内石油公司而言,国际油价 均应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。
低油价不仅给石油公司上游勘探开采带来 严重冲击,对于产业链中游的炼油化工而言,也 会通过产业链传导效应,对原料价格、生产所带来的成本、 产品利润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。
(1)低油价利好炼油原料成本降低,但疫情 导致成品油消费低迷、油品库存高企,制约国内 炼厂的效益增长。从原料角度分析,原油价格下 跌总体上对炼厂降低加工成本、提高炼油毛利形 成利好。从产品端分析,国际原油价格下降,国 内成品油价格也会相应调低,但国内同时设立了 成品油零售价下限(“地板价”),即在国际原油价 格低于 40美元 /桶下限时,汽、柴油最高零售价 格不再调低,由此产生的收益全部纳入风险准备 金,主要用于节能减排、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 油供应安全等。2020年以来,国内成品油价格经 过4次调整,从 3月 17日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分 别降低 1015元 /t和 975元 /t,成品油价格重回 “5元时代”,已经降至“地板价”。
受新冠疫情影响,2020年一季度国内成品油 销量同比下降 25% ~30%,其中 2月汽、柴油消 费量环比降幅均超过 46%,煤油降幅高达 70%, 加之成品油价格降至“地板价”,炼油业务营业收 入锐减、成本倒挂,炼厂整体亏损。从 4月开始, 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和复工复产的开始,成品油 消费量逐渐上升,炼厂经营状况有所改善。总体 来看,由 于 近 几 年 国 内 成 品 油 消 费 增 速 已 经 放 缓,特别是柴油消费进入平台期,汽油消费增速 也已放缓,即使国内油品消费逐渐恢复,但由于 国外疫情仍未好转,航煤消费、成品油出口不畅, 势必影响炼油业务效益增长。
(2)低油价有利于化工业务降低原料成本, 但油价过低时化工产品失去成本支撑,引起价格 大幅下跌,叠加疫情带来的市场需求下降,企业 生产经营面临挑战。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对化工 业务的影响有利有弊。一方面,低油价引起石脑 油价格下 降,有 利 于 降 低 以 石 脑 油 蒸 汽 裂 解 为 “龙头”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进而降 低合成树脂、合成橡胶产品的生产成本,提升石 化企业利润;另一方面,低油价也导致化工产业 链多数产品失去成本支撑,从而引起产品价格下 跌,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。此次新冠疫情发生以 来,除了生产口罩、防护服等相关的聚丙烯医用 料外,其他绝大部分产品市场需求普遍低迷,大 大加剧了石化企业的经营压力。
从 2020年 2月初至 4月底,石脑油价格和 第 4期 何盛宝等.低油价对炼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·225·石化产品价格均发生剧烈变化 [9-10],其中石脑 油出 厂 价 由5088元 /t降 至 3822元 /t,降 幅 25%。由于原料成本崩塌、下游消费不振,成本 与需求利 空 因 素 叠 加 影 响,石 化 基 础 原 料 及 其 下游合成 树 脂、合 成 橡 胶、合 成 纤 维、聚 酯 产 品 价格均呈 现 大 幅 下 跌 态 势,其 中 丙 烯 价 格 跌 幅 13.4%,纯苯、二甲苯跌幅 40% ~48%,聚乙 烯 跌幅 11% ~15%,合 成 橡 胶 跌 幅 20% ~30%, 合成纤维跌幅 16% ~33%,聚酯跌幅 34%。只 有聚丙烯价格跌幅较小(粒料跌 0.4%、粉料跌 6.6%)。除了产品 价 格 下 跌,由 于 疫 情 导 致 消 费需求下降,产品库存攀升,企业生产经营普遍 进入艰难时期。
为应对低油价带来的影响,中国石油、中国 石化、中国海油等石油国企分别出台行动方案。中国石油在全公司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,提出 在经营上“精打细算”,研究市场、开拓市场、主动 应变,全力 打 好 市 场 攻 坚 战;在 生 产 上 “精 耕 细 作”,在优化装置和产品结构等方面狠下功夫,提 高投入产出率;在管理上“精雕细刻”,树立“一切 成本均可降”的理念,大力压降成本费用;在技术 上“精益求精”,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,把 提质增效和战略发展的基点牢固建立在科技进 步和创新驱动上。中国石化开展“百日攻坚创效 行动”,采取十项重点措施,其中包括抓好炼油板 块优化增效,加工量向有市场、效益好的企业倾 斜,抓好原油采购降本,灵活调整柴汽比,调整出 口结构,提高出口效益;推动化工业务提质升级, 密切产销衔接,优化产品结构,加大新产品开发 力度,增产高附加值产品。中国海油持续推进增 储上产计划,大力开展开源节流、降本增效,深入 推进发挥成本管控优势,力克低油价给生产经营 带来的不利影响。
预计随着二季度国内全面复工复产以及三 季度国外开始进入疫情后期,经济活动、石油消 费将逐步恢复正常,原油价格出现回升但不会很 快攀升,未来低油价将呈现常态化。因此,国内 大型炼化企业面对低油价必须保持战略定力,从 长计议、持续发力,强化科学技术创新与攻关,加快突 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,以科技引领炼化 业务转型升级,以科技创效、降本增效为重点,打 赢提质增效攻坚战,应对低油价挑战。在此,从 4个方面提出应对当前低油价冲击的措施
(1)炼油生产领域,持续加大炼油向化工转 型,多产高牌号清洁油品、特色炼油产品和化工 轻油,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,减油增化,增加炼油 利润。从炼油领域发展趋势看,我国炼油能力已 经过剩,成品油消费增速持续下降,尤其是柴油 消费量跌势明显,汽油消费在2023年前后将达到 峰值,疫情之后航煤消费仍将保持增长态势,同 时高端化工产品消费需求强劲,因此,需要持续 发挥科技创新驱动,做好炼油向化工转型和结构 调整,进一步降低炼厂柴汽比,多产航空煤油、清 洁汽油、化工轻油、低硫船用燃料油以及高端石 蜡、润滑油基础油、针状焦、油田化学品等特色炼 油产品;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,加大开发“减油增 化”技术,例如催化裂化多产低碳烯烃技术,催化 柴油加氢改质和直馏柴油缓和加氢裂化增产航 煤和石脑油技术,原油催化裂解制化工原料和化 学品技术等。在当前低油价形势下,炼厂应减少 劣质重油加工,增加低硫优质原油加工量,从而 降低原油加工成本,提高炼油利润。
(2)化工生产领域,坚持乙烯裂解原料多元 化发展,降低大宗产品生产成本,提升科技创新 水平,加大开发差异化、高端化合成树脂、合成橡 胶产品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从化工领域发展趋势 看,由于我国乙烯原料偏重、乙烯生产成本比较高, 因此,行业更加注重乙烯裂解原料结构调整和多 元化发展,尤其更加重视差异化、高端化的合成 树脂、高 性 能 合 成 橡 胶 产 品 开 发 应 用。具 体 而 言,在原料多元化方面,一方面需要加快推进油 气田乙烷 裂 解 制 乙 烯 等 项 目 建 设 进 度;另 一 方 面,要抓住低油价机遇,利用低价石脑油裂解原 料降低乙烯生产所带来的成本。在大宗通用型有机化工 原料、合成树脂、合成橡胶产品生产方面,进一步 降低产 品 物 耗、能 耗 及 生 产 成 本。在 产 品 差 异 化、高端化发展方面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重点围 绕医用料、车用料、电缆料、纤维料等合成树脂产 品、高端化工程塑料、高性能合成橡胶、橡塑聚合 物等方面加大技术研发与推广,满足市场需求。此外,目前 5G通讯等“新基建”快速发展为化工 新材料开发带来良好机遇,市场需求迫切的化工 新材料主要包括:用于生产手机天线的液晶聚合 物(LCP)材料、聚酰亚胺(PI)、改进的聚酰亚胺 (MPI),用 于 生 产 基 站 线 缆 的 聚 四 氟 乙 烯 树 脂 (PTFE)树脂以及用于生产手机后盖的聚碳酸酯 (PC)/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PMMA)复合材料,以 ·226· 石 化 技 术 与 应 用 第 38卷及 5G用胶黏剂聚氨酯热熔胶、丙烯酸酯胶、环氧 树脂胶等。
(3)密切关注、把握新能源与替代能源发展 趋势,重视新能源领域业务延伸,在氢能产业链 构建等方面强化技术创新,形成核心竞争力,推 动行业技术进步。尽管中长期内石油仍将是主 要交通运输燃料和化工原料,但以电动汽车、燃 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 代正在提速,欧洲许多国家已经提出将在 2025— 2040年间禁售燃油车,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 启动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的相关 研究,海南省计划在 2030年开始禁售燃油车。目 前,我国油气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已全部放开,国 企、民企、外企三方在油气全产业链上的竞争新 格局正在快速形成,炼化领域经营主体日趋多元 化,行业洗牌加剧,市场竞争日益惨烈。在此严 峻形势下,大型石油国企应牢牢把握燃油替代和 新能源发展趋势,积极介入新能源领域,在氢能 产业链构建(制氢、储氢、输氢、加氢站)、生物燃 料(生物航空煤油、生物柴油、生物乙醇等)以及 生物化学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强化技术创新,在燃 料电池新材料、储能技术等方面加强对外合作, 形成核心竞争力,推动行业技术进步。
(4)加快炼化领域科技成 果 转 化 与 推 广 应 用,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提升技术的市场 价值。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攻关,中国石油、中 国石化的科研单位已经积聚了一批具有国际水 平的先进技术,当前更加注重科技投入、加快成 果转化推广。科研成果只有通过转化和接受市 场检验才能实现价值、产生效益。近年来我国先 后出台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》、《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法若干规定》,以及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行动方案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激励措施,为推 动技术孵化、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保障。《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》指出: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 力,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,引导企 业增加研发投入,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;要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,畅通创新链,营造鼓励创新、 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;实行重点项目攻关“揭榜 挂帅”,谁 能 干 就 让 谁 干[11]。加 快 科 技 成 果 转 化,需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,打通 产学研创新链,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、培养更 多顶尖人才和团队,需要加大科研激励机制建设 与落实,鼓励激发创新创造活力,从多方面为科 研成果转化搭建平台。
应对低油价挑战,炼化行业不仅要加快攻克 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,更要重视自主技术 的推广应用,从 3个方面加快成果转化步伐,推动 炼化转型升级、结构调整、提质增效:(1)针对炼化 公司制作需求,依靠科研院所研发与技术服务优 势,加大“四新技术”(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 设备)、关键核心技术、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和推广 应用,助力企业减油增化、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;(2)大力开发高的附加价值新产品,加快产品提档创 优,拥有更多“王牌”产品、“拳头”产品,提升内生 竞争力;(3)加强联合研发,开展超前储备新技术 攻关,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延伸产业链,拓展 效益增长点,推动炼化行业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