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EVA树脂的主要下游消费领域为发泡材料、太阳能光伏、电线电缆、涂覆、热熔胶及农膜等。随着光伏和电缆产业的发展,发泡、电线电缆及光伏胶膜已成为EVA下游的主要消费领域,占比达到82%。
2021年价格疯涨的,除了硅料,还有辅材;辅材之中,比硅料扩产周期更长、壁垒性更强的,还有光伏级EVA。
生产EVA光伏料拥有“三座大山:高VA含量、高熔指、高操作难度,光伏EVA产能周期在3.5-4年,其中建设周期2年,调试周期1.5-2年。
伴随着光伏装机量的迅速增长,从2020年三季度开始,光伏EVA树脂进入紧缺状态。受此影响,国内EVA胶膜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昆山天洋热熔胶有限公司、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纷纷发布光伏胶膜涨价函。
2021年EVA市场行情报价呈现“M”型走势,与2020年市场行情报价的“V”型走势截然不同。今年EVA市场行情报价涨跌主要受“美国寒潮”、产能快速扩张、光伏行业需求爆发式增长态势紧密关联,而传统行业的淡旺季需求对EVA市场行情报价走势影响较小。
“金九银十”,传统的需求旺季,光伏料需求强劲支撑,加之能耗双控政策,中国部分石化企业装置被迫停车,加剧市场货源供应紧缺,提振市场心态,贸易商有炒作成分,市场行情走势呈现飙升趋势。中国石化企业出厂价上调5400-8400元/吨,美金报盘上调50-1135美元/吨。华南市场发泡料价格由9月初的20000-21500元/吨涨至10月上旬27000-29500元/吨,涨幅在36.14%,创历史新高价,较历史高价涨幅在 7500元/吨左右。
主流胶膜原材料可分为透明EVA胶膜、白色EVA胶膜、POE胶膜和共挤POE胶膜四大类。光伏胶膜原材料的占比约为总成本的4.25%,直接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、寿命的关键性因素。“十四五”期间年EVA粒子需求年化增长率可达22%,保持持续增长态势。
近些年中国EVA的表观消费量基本保持在10%左右的速率增长,总体趋势较平稳。
2021年1-10月份中国EVA表观消费量在170万吨左右,较去年同期增长17万吨,增长比例为11.1%。其中国产81万吨,同比增长32.8%;进口累计93.82万吨,同比降低2.5%。
当前进口产品占比为55%,较去年同期下降9%。综合看来,进口总量变化不大,叠加国内新产能的正常投放,4季度将继续保持较高释放量,预计2021年EVA表观消费量可能会突破200万吨大关,达到210万吨。
除VA含量外,光伏级EVA材料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熔融指数(MI),MI指的是树脂融化后的流动性大小。一般而言,普通光伏级EVA需要保证MI高于25%,白色EVA材料的MI范围为6%-15%。目前我国70%的光伏级EVA依然依赖于进口。
据预测,“十四五”期间年EVA粒子需求年化增长率可达22%,保持持续增长态势。未来“碳中和”持续推进,光伏胶膜及电线电缆等领域对高端EVA的需求仍有显著的增长空间。
太阳能电池、涂覆、无卤阻燃电线电缆等令EVA树脂需求高增长赛道明确。未来五年,市场供需错配严重,EVA利润保障性强。
很长一段时间以来,我国具备量产EVA光伏料能力的厂家仍然仅有斯尔邦、联泓新科和宁波台塑三家。2022年浙江石化30万吨/年EVA、榆能化EVA、中化泉州EVA、扬子EVA都将增加国产量比重。
浙江石化30万吨光伏级EVA入局,一举成为光伏级EVA龙头、EVA总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。
“EVA更多的是看市场的需求,跟光伏组价价格变化关系不大,从目前规划的光伏装机量来看,EVA在2022年中价格依然会维持强势。”该的人表示,硅片价格下降会降低光伏组件成本,反而会拉动装机量的增长,进而带动EVA光伏料的需求,从年底来看,公司EVA产品需求依然紧俏。
目前,光伏胶膜行业市占率前四的公司分别为福斯特、斯威克、海优新材、赛伍技术,市占率分别为55%、13.54%、10.36%及4.37%。我国光伏胶膜厂商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光伏胶膜市场的主导力量,欧美日韩企业逐渐淡出市场,光伏胶膜全球销量前三的企业为福斯特、斯威克和海优新材。
截止至2020年底,胶膜行业总产能约为19.2亿平方米。光伏进入平价时代后需求迅速增加,胶膜环节由于单位投资成本低,2020年各胶膜厂商均制定了较多扩产计划,预计2023年胶膜产能将达到51.4亿平方米。
光伏封装胶膜主要是指以 EVA 树脂(或 POE 树脂) 为原料通过添加合适的交联剂、抗老化剂、偶联剂等助剂后,经熔融挤出,利用压延或流延制成的光伏封装材料。
封装胶膜应用于光伏组件封装的层压环节,覆盖于电池片上下两面,和上层玻璃、下层背板(或玻璃)通过真空层压技术合为一体,组成组件。厚度500um -700um之间。
封装胶膜作为光伏组件的核心材料,对电池片起保护作用,使光伏组件在运作过程中不受外部环境影响,延长光伏组件的常规使用的寿命,同时使阳光最大限度的透过胶膜达到电池片,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。
其质量(透光率、收缩率、剥离强度、耐老化等性能指标)对组件达成 25年常规使用的寿命至关重要。